在环评法规中,生产工艺的分类往往涉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,在“能不能审批”、“报批要多少花费”上有较大的出入,还和排污许可管理等级挂钩。以PI膜制备合成石墨散热膜碳化石墨工艺分类为例,PI膜碳化的技术路径石墨化究竟是不是属于石墨碳素制品焙烧工艺,就引发了行业的关注。
早在2021年一家叫广东思泉新材料的企业,就向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提出专家评估的申请,对于以PI膜为原料生产散热膜产品中的碳化工艺分类进行了专业评估。该协会邀请了深圳大学教授、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高工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级高工对该事项进行了多维度专业评估,包括该工艺的原料、烧结温度、高温排放元素、主要生产设备、烧结工艺目的、原料组分等维度。
以上专家在评估后得出结论,PI合成石墨碳化工艺与焙烧工艺两者的烧结温度、烧结设备、处理材料类别及目的均不一致,其与碳纤维碳化工艺更为接近;PI膜制备合成石墨散热膜中的碳化工艺不是石墨碳素制品焙烧工艺。至此,可避免按现行环评法规按环评报告书报批环保手续了,生产企业报批环评的成本大幅降低;而上述评估结论近期还推动了一个“某泰”相关项目落地石排镇。